“去年高溫天氣,一個塘口平均損失了二三十萬元,影響了我們的積極性,但今年就不怕了,再也不擔心這些問題了。”近期,揚州天氣逐漸升溫,站在600多畝的蟹塘旁,從事螃蟹養殖已有20多個年頭的寶應縣山陽鎮蟹農高德榮心里多了一份“底氣”。
高德榮的這份“底氣”,來自于我市剛剛首創推出的地方財政補貼型惠農保險產品“河蟹目標收入保險”。高德榮告訴記者,去年一場高溫給大閘蟹養殖帶來巨大“烤”驗,連續40多天持續高溫,讓很多養殖戶出現不同程度損失,很多打算擴大規模的養殖戶也躊躇不前。
“為解決蟹農的后顧之憂,我們在揚州銀保監分局等部門支持指導下,推出了地方財政補貼型惠農保險產品‘河蟹目標收入保險’。”中華財險揚州中心支公司總經理朱雪峰介紹,傳統的農業保險產品對因高溫等造成損失的賠償比例普遍較小,不能覆蓋蟹農的全部損失,而“河蟹目標收入保險”不僅提供自然災害保障,還將上市期價格波動、飼料成本變化等不確定風險也納入保障范圍,填補了揚州螃蟹養殖“保災不保價”的空白。
護好“菜籃子”,也要保好“米袋子”。時下即將進入小麥收割季,對江都區邵伯鎮種糧大戶袁陸東而言,再也不用擔心虧本了。袁陸東說,自從有了政府貼補的“小麥完全成本保險”,種植戶吃下了“定心丸”。
“完全成本保險覆蓋農業生產的總成本,包括直接物化成本(如種子、化肥等)、土地流轉和人工成本,主要功能是彌補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等導致的損失。”揚州銀保監分局局長曹維介紹,2021年,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和省銀保監局聯合印發《江蘇省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要求三大糧食作物投保面積覆蓋率達90%以上。為推動這一政策落地見效,市銀保監分局聯合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引導全市相關保險機構開展完全成本保險推廣工作。今年一季度,揚州轄內財險機構共承保小麥完全成本保險224.71萬畝,為農戶提供22.47億元風險保障,實現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工作全覆蓋。
“農業保險是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我市轄內保險機構承保種植、養殖及其他農業保險險種20余大類,為11.4萬戶次農戶提供超53億元風險保障。”曹維介紹,近年來,市銀保監分局指導全市保險機構發揮農險“強農、惠農、富農”作用,加大產品創新,成功出單全國首單腐熟糞肥還田利用種植保險、全國首單農村產權交易競價類履約保證保險等創新產品,并實現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全覆蓋。(通訊員 馮銳 記者 石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