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ix7t"></span>

    生態文明擘畫新未來
    發布日期: 2021-11-05 10:32:47 來源: 經濟日報

    生態文明擘畫新未來

    □ 本報記者 曹紅艷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百姓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國人民凝心聚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建設再上新臺階。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最近的監測記錄顯示,北京的空氣質量連續4個單月PM2.5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內,前三季度PM2.5累計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創下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優。

    北京空氣質量,如同一個縮影,見證“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效。今年以來,治污攻堅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向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持續發力,推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青海的輪廓像只玉兔,青海湖則像它的眼睛,顧盼生輝。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青海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增加36.8平方公里,達到2004年以來最大值。當地人說,除了降水增多,區域生態保護是青海湖水體面積增加的重要原因。

    白洋淀,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曾因污水入淀及畜禽、水產養殖等諸多問題水質不斷惡化。雄安新區設立后,通過綜合治理,如今已全面恢復“華北之腎”功能,“華北明珠”重放光彩。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類至Ⅲ類)斷面比例為81.8%,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大氣顏值也在提升。前三季度,全國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7.6%;臭氧平均濃度14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6.6%。

    “提氣、增水、固土、防風險”,一連串“號令”之下,是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減污行動。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拆解“戰術”:“提氣”就是要進一步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做好多污染物的協同減排;“增水”就是要增加好水,增加生態水,改善水生態,做好“三水”統籌;“固土”就是要鞏固和拓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防風險”就是要進一步守牢環境安全底線,切實化解各類環境風險。

    立冬將至,我國北方重點區域一場阻擊重污染天氣的戰役剛剛打響。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鋼鐵行業去產量相關要求,積極穩妥實施散煤治理……10項重點任務措施向縱深推進。

    緊緊扭住“降碳”牛鼻子

    去年9月份,我國向國際社會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步入“十四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的問題。面對“十四五”開局之年多地“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沖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重拳出擊,從降碳源頭發力,嚴控新增量;牽住降碳這個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各地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與溫室氣體減排成為重中之重。

    從藍色碳匯到紅樹林保護,從森林碳匯到草原保護和荒漠化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各項行動緊鑼密鼓朝著實現“雙碳”目標進發。

    10月23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迎來上線交易100天。截至10月22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超8億元。盡管交易規模尚不算大,但其倡導的低碳理念已然激“活”了市場。

    今年9月,一船原產自安哥拉的3萬噸原油,行程9300余海里抵達舟山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這船油頒發了我國首張碳中和石油認證書。中國石化、中遠海運、中國東航通過實施節能減排策略及購買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來抵消石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國內石油業、航運業和航空業的這次合作,實現了覆蓋海陸空全領域的石油碳中和,發揮了示范效應。

    越來越多的傳統高耗能企業開始積極布局綠色轉型賽道,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企業將是否重視可持續發展作為選擇上游供應商的重要參考標準……低碳理念猶如一股強勁新風,迅速向產業鏈上下游傳導。

    伴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出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拉開大幕,能源、工業、建筑、交通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浪潮席卷而至。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再添新圖景。

    今年全球動物界的一大“網紅”非云南那群野生亞洲象莫屬。“野象旅行團北巡”一路受到所到地政府與民眾的呵護,引發海內外圍觀。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在云南昆明舉行。這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的全球性會議,從這里開啟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

    今年以來,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青藏高原“萬羊齊奔”的壯麗景象復現,不斷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些讓人暖心的消息表明,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扎實的成效。日前發布的《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顯示,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今年,我國分別調整更新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名錄,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和300種(類)野生植物,保護范圍和力度進一步加大。

    不久前,“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公布”的消息登上熱搜。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標志著國家公園體制這一重大制度創新落地生根,從試點轉向了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越來越多青山綠水的期待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大力實施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正激發出萬千智慧,帶來新機遇。

    人們欣喜地發現,很多地方農牧民不再是大自然的索取者,而是當上了野保員、林保員、濕地保護員,成為“生態衛士”。

    探索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推進生態補償更進一步,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各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具體實踐,展現出勃勃生機。

    以生態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14億多中國人正以久久為功的精神持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新空間。

    □ 本報記者 曹紅艷

    關鍵詞: 實現 環境 保護 生態 文明

    推薦內容

    ?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日本三级| 亚洲精品你懂的| 韩国理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777奇米视频|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99在线观看国产| 女仆的味道hd中字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录像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屁股爽桶30分钟| se94se欧美综合色|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katsumi精品作品在线播放| 国产黄色片在线播放|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sao浪美人的激爱之路|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 | 在私人影院里嗯啊h|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 又爽又黄有又色的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男女过程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夫不再被公侵犯美若妻|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拍2021|